上传作品
注册
登录
负面情绪消失术,分享3个实用小技巧?
设计师
2022-12-24 17:11:42发布
阅读数:855

但随着工龄的增长,越来越频繁的听到同龄人对工作前途的焦虑,在互联网公司就算你是 leader 或者专家级的岗位,失业后再次找工作的过程也是非常坎坷。经验丰富的你对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低,好的岗位就会有优秀且年轻的竞争者们,最后造成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本文并不是在制造焦虑,而是说明这个现实,今年看了两本讲述职场的书,分别是李诞的《脱口秀工作手册》和杨天真的《把自己当回事》,今天想结合书中的部分观点,分享几个让工作变“简单”的小技巧,希望能帮大家减轻上班的“痛感”,也希望给有能力的设计师们带来一些正能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可以去强化正向的那面,让我们变得更优秀更有底气!


一、正确的自我认知


请各位设计师们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孤芳自赏”,客观公正的去评价自己,对自己建立正确且清晰的认知。我们是否应该有负面情绪,一般的理解是“有情绪”=“不专业”,但我们大众大部分都是平常人,平常人都无法将情绪与工作完全剥离。情绪无非来自一些工作阻力、压力或沟通时的冲突,既然不可避免有情绪,那不妨掌握一些面对情绪的方法:


1. 处理情绪

在很多人看来,处理情绪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实,这也是一门学问。处理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转移注意力、深呼吸。

转移注意力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你现在特别生气,想要跟对方吵架,然后你现在就闭上眼睛,深呼吸3次(不要心里面想着吵架或者让自己生气);

然后再闭上眼睛再深深深呼吸3次(不要只停留在深呼吸上面);然后过一会你突然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情绪好了很多。

当然转移注意力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了,我们还是要注意观察自己是否因为这件事而感到很生气。

当我们产生情绪时,要记得用三个步骤来处理:

第一步:关注当下的感受;

第二步:接纳自己的感受;

第三步:表达情绪;

这样你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缓解。


2. 表达情绪

所以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来表达情绪,只要我们学会了正确地去面对和释放这些情绪就好了。可以和领导或合作方说,你认为这件事情哪里不应该是这样的,这样做让你不适/委屈/难过,怎么做的话你觉得会更好,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也可以直接问:“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好,但我想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建议吗?”。当我们把愤怒的情绪表达出来时,别人就不会再因为你而生气了,这是一个人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能把愤怒的感觉转化为一种力量,使之能够转化成积极的情绪的话,那么这个人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实在是情绪到达极点了,千万不要憋在心里,这样对身体不好,应该说出来才能让别人知道你的委屈和不满。李诞在手册中说,在新人时期,生气、哭、都没有问题,你表达了情绪,其实也是在向领导和合作方表示你对工作的认真,对问题的重视。当你把这件事情表达完以后,别人对你表达不满的时候自然就不会有那么大心里落差了。


3. 情绪不等于解决办法

虽说要表达情绪,但在表达的时候要切忌拿情绪当武器。如果你说“要这样我就不干了”很可能可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但这种解决方式一需要依靠对方的共情力,二对你沟通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别人可以因为认可你的态度或同情你的遭遇,妥协一次,但不可能次次依靠态度解决问题。况且,当你把情绪当武器时,也会伤害自己,如果你只能通过生气推进工作,那你的工作最后会只剩下生气。更好的方式是厘清原因,如果是表达问题,通过理性客观的说服替代情绪武器,如果是环境问题,可以对流程提出优化建议,靠流程来解决。

4. 控制情绪

“如果有个人过来对你说:‘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就说明你还不够成熟。’那么我会认为这个人根本就不懂得沟通”。杨天这样说道,懂得沟通的人都明白只有情绪稳定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情绪是被保护的不是被操控的。我们说不要拿情绪当武器,其实也是在保护对方的情绪。如果一份工作需要你不断地压抑自己或用情绪做武器,而对方完全不在乎你的情绪,或指责你不会控制情绪而不去解决情绪背后的问题,那说明你处在非常恶劣的职场环境中,接下来该做什么我就不多说了。


二、主动沟通,保持客观


上文我无数次提到沟通,但具体要怎么沟通呢?我发现即使是工作了很久的朋友,也经常陷入:遇到不公 → 难受/生气 → 找朋友吐槽 → 被建议去沟通 → 不敢沟通 → 不了了之 → 遇到不公 → 难受/生气...这样的死循环中。为什么不敢沟通,无非就是怕关系闹僵、怕暴露问题、怕意见冲突。然而我想说的是,意见冲突是工作的必然,关系问题可以通过沟通技巧解决,而暴露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


1. 提出意见

职场分工一定有它的合理性,既然我们做这份工作,拿这份钱,就是要说在这个岗位上该说的话的。岗位分工就是这样,需要多方的声音来对冲,方案都是在磨合的过程中产生的。而且也需要每个人为了这个岗位需要坚持的“执念”发声,才能达到最好的解法。只要表达清晰客观,这种冲突就是好的。至于在意见冲突的情况下如何表达,不妨想清楚这几个问题:设计依据是什么?设计方案对用户有什么好处,对产品有什么好处?对方的工作诉求是什么?他的权利范围和边界在哪里?他是否有决策权?他所提出的要求是在他的工作范围之内还是之外?如果我不能满足他目前的要求,我有什么备选方案可以提供?


2. 向上汇报

很少有项目能一帆风顺地进行,遇到磕磕绊绊的时候,年轻的朋友总是习惯独自处理好,假装无事发生,做好了的情况下事倍功半,做不好的情况下就成了背锅侠。更好的处理方式其实是及时汇报:当前的进度到哪了?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接下去打算怎么解决?既能让领导知道项目的困难程度,也能及时纠正解决思路,保证项目如期完成。如果是上线后才发现的问题,汇报方式也是分三步: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我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我用什么方法让这个错误以后不再发生?诚然,我们可能会面对能力的质疑或问题的指责,但及时沟通暴露问题既是分摊责任也是更快解决问题的方式。只要你提前找好解决方案,这些问题都会是你项目经验上的闪光点。


3. 保持客观

如果是遇到“人”的原因受了委屈不敢沟通,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事不提人。比如与你合作项目的设计师偷懒又不听劝导致你必须付出额外的工作,你可以这样反馈:这个项目设计人手有点不足,我已经尽力在加班赶进度了,但我担心这样下去可能会影响上线计划,是否可以多派个人手。这样既表明了自己最近持续加班的情况,暴露了上线风险,申请了人力,又没有指责同事。同理可以适用于其他职场关系的场景,核心就是客观,不说负面话,提事不提人。一些职场成功学总是会建议大家在职场中保持真诚,但不得不说真诚是需要超高的情商加持的,如果无法保证自己的真诚不被误解、不误伤他人,可以试试保持客观。


三、接受现实


当然,沟通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总有沟通失败的时候,这时我会建议你放平心态,顺其自然。


1. 设计是持续变化的

虽说设计有一些既成的理论,诸如要保持一致性,标签应该是那样,面板应该是这样。但事实上规范是人定的,理论是总结出来的,拉长时间线看,理论是会发展的,规范是可以被讨论的。举个例子,以前我接收到的理论是 action sheet 和 activity view 是两个不一样的组件,面板不能叠加面板,而随着发展,action sheet 和 activity view 的边界开始变得模糊,苹果系统也开始出现了面板叠加面板的交互。

坚持已有的规范或理论,或许能产出设计上定义的正确方案,但如果“设计正确”并不被当前阶段认可,适当的接受“创新”也未尝不可,在碰撞过程中我们或许就能触碰到原则的边界,理解规则定义的原因,探索现存规则的局限性,这些都能帮助你对专业有更深的理解。


2. 重要的是经验而不是这个需求

很多朋友会担心,这个需求做不好,会影响以后整理作品集,也无法展示自己的能力。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焦虑,按每两周做一个需求来算,我们一年会做 26 个需求,其中只有 2-3 个需求能被我们放入作品集,加上我们和面试官之间存在着信息差,完全可以摘取出最好的 2-3 个需求,利用信息差整理出一份出色的作品集。我们做设计的目的不单单是把当前这个需求做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做这个需求磨练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适当地接受有意义的失败,当你明白原来这样做会造成那样的结果,这样是合适的而那样是行不通的,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需求都能兜得住的设计师,就能把每个需求都做好,甚至可以把做得有瑕疵的需求以完美的方式表达出来,也能回答上所有的质疑。


3. 这只是一份工作

很多人会瞎操心业务或公司的死活,觉得自己这个按钮没做好这个需求明天没上线这个业务就被我搞砸了,大可不必!这只是一份工作,关注自己,你要成就的是你这个人,不要把自己和公司的命运绑在一起,公司和业务的好坏应该由拿着这份工资的人担这份责任。甚至这个需求都不属于你个人,不要过多地干涉,你要做的是通过完成公司的项目实现自我成长。你是且只是自己事业的第一负责人,不要把自我成长的责任强加在公司上,更不要瞎揽壮大公司的责任。


保持好奇心


只要你是一直在前行,缓慢一点也没有关系,按照自己的节奏去生活,人生不应该有标准流程。接受平凡不代表摆烂,而是与焦虑的自己和解,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进步。保持好奇心能让我们抵抗职业倦怠期,工作久了你可能会感觉对设计失去热情,你可以去参加线下设计沙龙、看看设计展,特别是去多看看美院同学的毕设作品,他们对设计的热情与专注会感染到你,让你肃然起敬,帮助重新回到状态。

社会在发展,新的市场和技术会给我们带来新的认知,消费、用户需求、技术发展都是变量,时代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与挑战,你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与进步,提升自己的认知与综合能力。

最后我想说,除了工作我们还有生活呀,努力工作的同时也不要忽略生活,“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健康的体魄,积极的心态,累积的学识,能帮助我们应对任何的困难的。加油吧!各位设计师们!